病痛與苦難

 

特別冥想 / 89, 2002


T1的問題: 今天的問題是關於病痛與苦難, 我的腰間很痛讓我睡不著 連站立都有問題. 我不禁要問為什麼病痛或疾病經常發生在人們身上?我知道自己本性善良, 為什麼還常常生病? 聖座達賴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就是處在快樂中. 我深深同意這點, 有些哲學書籍教導我們病痛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我對於這種思想感到不舒服. 是否可能直接跟高我溝通問它到底要怎麼做它才會開心? 不要給我這種折磨了!


(Carla channeling)


我們是你所知的Q’uo原則,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在祂的名中我們懷著喜樂服務.我們很感謝你們形成一個尋求的圈子來歡迎我們的想法. 很高興藉此機會與你們分享我們的想法. 我們只要求在聆聽這些想法之際請充分地覺察到我們是你的弟兄姊妹, 而非權威象徵. 因此擷取你有共鳴的部分 放下其他的部分. 如此, 我們不致成為絆腳石, 而是增加每一尋道者在覺醒過程中得以使用的資源.


今天你們詢問病痛與苦難的價值是什麼. 確實地, 兩者都與身體與這文化珍惜的價值觀相反. 身體的本能與 人類從小受的教育都建議舒適 安全無虞 的價值觀. 在意識心(conscious mind)中不會有任何計畫去邀請苦難 不管是肉體上, 心智上, 情感上或靈性上 都是如此.很清楚地 T1的意識心沒有一次曾經要求體驗過這樣的肉體苦痛.要了解什麼苦難存在我們必須向後退幾步來看, 暫時脫離苦痛的焦點轉而注視肉體苦痛升起的機制.


第三密度的目的是喚醒自我找到真實 與 不斷深化的自我認同. 這目的牽涉到幾個關於自我的關鍵概念.其中一個概念是改變的概念 靈魂進入此生的意圖 是去改變振動頻率以及 自我的振動力量. 也就是說, 自我渴望同時改變自我看待幻象的方式 以及 自我在面臨各種催化劑*時的承受力. 第三密度實體的自然傾向, 不管是覺醒的或沉睡的, 是抗拒改變. 然而如果不擁抱改變降生的目的即永遠無法達成.


(*譯註: 本文中催化劑表示所有被我們感官察覺到的事件. 與化學中的催化劑較無直接關聯.)


另外一個概念也跟達成第三密度的目標有關, 即是逐漸增加的對於極性(polarity)動態局勢的洞察力. 什麼是正面? 什麼是負面? 許多從宇宙其他地方來到地球的流浪者通常之前在第六密度非常努力工作目的是在愛與智慧兩者取得精確的平衡.這意味著能夠經歷極性並得以回應的機會是很珍貴的, 因為唯有藉由收集並篩選催化劑自我才開始能重新定義 愛與智慧兩個力量的準確平衡.這兩個概念工作在一起創造出一連串的催化性事件 每一個實體都有責任處理這些催化劑使用處理過的催化劑來整合吸收新的學習, 最後催化劑成熟轉變為經驗. 於是自我得以知道更多自我以及自我內部的極性動態局勢.


關於極性的選擇最常出現的情況是所謂的道德(ethical)抉擇, 第三密度幻象相當地厚重以致於人生的體驗有一些舞台劇的屬性 有時候人物只被粗略地描寫, 舞台相當簡陋台詞寫得也很差. 在這個被深深彎曲的幻象中人們有技巧地 或 笨拙地予以回應.說了這些, 我們可以注視達賴喇嘛說的話 : 活在快樂中. 但快樂不必須建立在任何可見的催化劑上, 僅因為做自己即可在快樂的狀態. 對於那些假設快樂是有條件的人們而言, 這是個具挑戰性的概念. ㄧ個人必須處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才會快樂. 無論如何, 我們認為達賴喇嘛使用這個字, 快樂, 更多的意涵是指永恆的宇宙之心也就是喜樂, 並不是因為有舒適的生活而快樂, 毋寧是發現自我內在的平衡找到自我的中心, 這樣的自我與自己和平相處並能夠釋放所有恐懼.


T1心裡質疑著為什麼必須有病痛與苦難,他的感覺絕對是正確的, 並不一定需要受苦受難. 然而它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改變是無可避免的而改變的過程幾乎對於所有實體而言都是不舒服的.


Ra曾說自我的能量首先是屬於心智的於是催化劑先來到心智這裡 身體是催化劑的第二接收器, 接收那些心智尚未平衡的催化劑. 當催化劑來到身體這裡定居下來成為各個扭曲點, 有時候會引起症狀可以被視為病痛 或受苦.確實, 許多實體有心智上的困難,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認出催化劑的真相或 無法充分地回應催化劑.無論如何這次的問題主要針對肉體的病痛 所以我們的焦點放在這部份.


舉例來說這個器皿目前的催化劑是有太多東西要處理, 日常雜務與工作義務等等, 結果當這個器皿安頓下來準備做冥想的時候發現腕部痠痛. 為什麼器皿在這個部位體驗到疼痛? 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處理這個負擔從肩部移動到她的雙手, 表示她的雙手負載太多事情.


我們建議T1檢查發生疼痛的身體部位, 太陽神經叢(solar plexus)能量中心是表徵地球的能量中心, 它是黃色光芒能量, 包涵了社會議題, 家庭關係, 婚姻與小孩, 工作, 社會團體等等. 從這些項目開始揭露情感與恐懼糾纏, 這些糾纏扭曲了原本正常, 開放的能量流動.這個主題有大量的微妙細節我們不認為有個簡單的答案 可以讓一個人免於病痛與苦難. 我們寧願建議的是去體會自我不會被任何人生的細節所束縛; ㄧ個人來到世上是為了學習經驗, 及改變. 在體會的過程中將帶來很大的力量與能力.


當一個人越了解自己, 自我---知識逐漸在質與量兩方面增加, 自我開始能辨別出扭曲的型態. 知曉哪些對於催化劑的反應是笨拙的, 於是一個實體可能介入扭曲的過程, 去除或至少減輕一些扭曲使得催化劑順利地被吸收轉變成經驗.


有許多時候造成扭曲的原因是一些關於自我的負面意見. 有些時候自我將催化劑解釋為自己被遺棄了; 有些時候一個實體將催化劑解釋為自己不夠好. 不管是哪一種負面的自我觀感, 這類的觀感奪去自我的和平, 天份, 與魔法. 如果一個實體不能愉快地自我相處, 如果一個實體不感覺自己做得好, 這種態度將阻礙實體準確判定催化劑的本質, 因為所有負面的觀感會將恐懼的網緊縛著靈魂, 在這張網中的靈魂不能呼吸不能表達自我的自由與準確度. 自我唯有處在愛的氣氛中才能開始清楚地看清自我.


移除恐懼並不意味著自我的舉止完全圓滿, 而是意味著每當自我觀察到自我犯錯了, 則去愛, 榮耀, 接受, 寬恕那個錯誤. 同樣的, 當自我展現德行與表現優異, 也以同等的歡喜鼓勵自己.


回到極性的想法, 重要的是去愛自我負面的部分, 自我陰影的部分, 如同愛意識陽光的部分. 一的人最想要與世界分享的是陽光的那部分. 但若一個實體不只能分享正面的部分也能夠以平靜, 和平, 寬恕, 接納的心與世界分享他對負面部分的觀察; 這個實體是蒙福的. 這樣做不意味著該實體擁抱黑暗變成殺人者, 強暴犯, 小偷, 懶鬼, 傲慢者, 忌妒與憎恨者. 而是自我遭逢這些情緒時自我能勇敢面對(unblinking), 不被判斷所困擾而維持和平與安閒的心境. 害怕自我的黑暗面等於是邀請更多器皿所謂的吸血鬼[從事心靈攻擊的實體]來到生命當中.


一個經歷負面情緒的實體很容易捲入向下的惡性循環. 當自我-判斷, 自我-鄙視的情緒升起外在的共識實境逐漸提供更多的鏡子 顯現出更多恐懼感覺的影像, 於是該實體更加考慮自己是個失敗; 變得更願意活在恐懼中, 於是將自己關閉在和諧, 合一, 開放的流動之外. 最終苦難發生.


無論如何關於釋放恐懼 即使是最小的改善 都有很大的益處. 當一個實體觀察到之前未發現的恐懼, 它就開始觀察到那些增加恐懼的關鍵元素. 一旦這些潛在的負面催化劑被找出來, 自我開始能夠切斷造成恐懼的催化劑. 這是個微細且長時間的過程. 這種覺醒是十分有益的且得來不易.


有些方法可以提高一個實體工作催化劑能力, 可預期地我們認為可以從靜默(silence)開始. 進入靜默對於屬地(earth-bound)的實體是不自然的決定.訓練自我進入靜默需要極大的釋放, 釋放智能心智的內容. 我們衷心地建議每日冥想, 因為這種訓練就好比肉體運動可以強化肌肉一般.進入靜默之後進一步的精練方式是器皿所稱的平衡冥想, 推薦在每日結束之前進行, 或許在一個人準備休息之前, 自我在想像中回想今日的遭遇 記得每個感覺的強度與內容, 不管是負面或正面的; 然後想像相反的事件發生, 體驗反面的感覺.


這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並不會停止. 沒有一個點可以讓一個人說 "我懂了我完成了尋求過程. 我是個悟道且至福的生命, 已經完全覺醒來到了第四密度." 不是這樣的, 第三密度的學習不會停止直到肉體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所以主題變成一個人希望如何雕塑或創造自己這一生的故事, T1目前正經驗產生恐懼的催化劑, T1要如何回應呢? 答案就在這個靈性覺醒且十分誠摯的尋道者的學習過程中. 我們不會為T1解開這個謎題, 但我們希望方才分享的想法能夠提供許多思考點.


記住每一個實體都的確是愛自身. 那不收縮的愛不恐懼的愛 趕走恐懼的愛. 如果一個實體能體驗到自我為愛的生命, 他會更有技巧地體驗自身為有力量, 魔法, 和平, 蒙福的個人. 一個人觀察為真理的東西就會變成他的真理, 因此, 要非常嚴格地選擇什麼可以被接受為真理.


一個人可以保護自我或者移動到無懼的狀態, 釋放保護擁抱學習. 這似乎會增加痛苦, 事實上它可以有效地減低生活的痛苦.我們建議一個人尋求去擁抱那不被了解的事物 請求理解 但不強求; 寬恕並接納自我, 在每一個新的早晨無懼地向前行.每一個實體的痛苦都是獨特的, 並不是所有實體都承受肉體的病痛, 但我們向T1保證所有來到世上的生命對於負面催化劑或病痛都不陌生.


我們請求你不將它看成是種懲罰而是豐富自我土壤的肥料, 允許土壤長出更美好的花朵與果實, 產生更好的收穫. 我們祝福每一個美麗盛開的靈魂都逐漸覺察自己的創造者-自我(creator-self), 逐漸地願意放下恐懼以及觀察到的自我限制好擁抱起初思維(original Thought), 也就是造物者, 創造理則(Logos), 創造性的愛.


此刻我們感覺回答到這裡已經足夠了, 也歡迎更進一步的問題. 現在我們感謝這個器皿 以及在座的各位成員, 還有T1. 我們擁抱每一位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圍繞你們. 我們離開這個群體, 我們是你所知的Q'uo.


Copyright c 2002 L/L Resear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寂靜‧日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